网站首页 隆兴坳概况 村级动态 党务村务 人文文化 特色产品 多彩黄乡 前景规划
 
   
   
新闻资讯
 
所有资讯
村级动态
党务村务
人文文化
前景规划
 
   
 
 

    村级动态   首页         新闻资讯        村级动态   
 
耿祠荷风(中)
( 发布时间:2017-8-18    点击数:1076      稿源: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 )
 
 

        全域旅游·大美醴陵,本期的《主播带你逛》继续带您走进耿传公祠。在耿传公祠的正堂和西侧院落,分别有祭祀厅、议事厅、饭堂、私塾等地,这里记录着耿飚在此生活期间的诸多故事。

 






        耿飚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,家里非常贫困,当时全家只好在耿氏宗亲的帮助之下借居于此。在1909年8月28日晚上,耿飚在此出生。由于家境清贫,身为长子的耿飚从小就身体力行,为家人分忧。他从小在祠堂的私塾读书,学习非常刻苦,成绩也非常优秀,还经常获得祠堂里面先生们的夸奖。为减轻家中负担,耿飚先后在药铺和钟表店当过学徒。1922年,耿飚全家离开借居的祠堂,来到湖南常宁县水口山谋生,13岁的耿飚在水口山铅锌矿当了一名童工。从出生到搬离祠堂,耿飚在此居住的时间长达12年。




        在耿传公祠的《将军外交家的风采——耿飚生平业绩展》展厅内,展示了耿飚外交生涯里的诸多故事。




        据介绍,耿飚在担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期间,巴基斯坦东部遭受了雪灾,中国为其提供了援助,不仅仅是以优惠的价格向巴基斯坦卖出了6万吨大米,而且还捐赠了4千吨。在签订合同的仪式上,巴外交长就曾问过耿飚,要不要在捐助的4千吨大米上写上“中国援助”的字样,被耿飚同志回绝了。他说,不用写上“援助”,写上“中国”就可以了。过了几天之后,当巴方的官员看到援助的大米上只写了“中国”,而没有写“援助”二字时,他们深受感动,他们觉得中国没有用这种援助来作为宣传资本,而是真诚地提供帮助,帮他们国家渡过难关。耿飚的这一举动促进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友谊的发展,更可以看出耿飚作为一个外交官的智慧。




        耿飚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外交家。他长期奋战在外交战线上,历任外交部副部长和驻巴基斯坦、瑞典等6个国家的大使等职,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


        耿传公祠内种有几株特别的竹子,它们叫做“中巴友谊竹”,是耿飚在1956年的时候,在巴基斯坦出任驻外大使时自己亲手种下来的。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,耿飚将军的女儿在巴基斯坦大使馆带回来了8根竹节,并成功移栽在耿传公祠。这些竹子见证了“一带一路”上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
        通过两期的节目,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了很多。欢迎您闲暇之余带上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一起来到这里,感受咱们身边的红色文化。


点击↓看视频


记者:周文琪 易智强 贺宇 

编辑:邹瑶瑶


想说点什么吗?欢迎您和我们互动...

 * 您的手机: 记住     * 验证码:   
 
 下一篇: 耿祠荷风(下)  
 上一篇: 耿祠荷风(上)  
【打印】   【返回】  
 


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村民委员会 © 版权所有    未经许可,禁止拷贝本站图片或文字资料
标签:耿飚故居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耿传公祠醴陵旅游醴北人家
ICP备案:湘ICP备08100179号    未经许可,严禁拷贝本站图片或文字资料    心网互动提供网站技术支持   
关闭该面板

↑ 扫一扫,访问移动版网站